close
舊力已過,新力未生之際,實引勁(進)落空之真意。
如何把練的東西,『用』上來,這就是關鍵。因為當你感覺到真的引進落空時,再把敵人發出去不會覺得有任何的阻礎,是很輕巧的,此時才算是把太極功夫用上了。
我思考了很久,為什麼練了很久的人還是在頂牛,因為用法錯了,或是沒有專注在用之上,或是虛實沒有用腳來分出來,沒有吃到腳底,原因有很多。
首要原因,練的時候兩個人要能餵勁給對方,引進落空首要能接到對方的勁,並吃到腳底,而且是四面八方的結構不敗的狀況下,完整的接到腳底,就能發的出去。
這裡有個重點,每個人的 功體不同,勁的大小也不同,當對方的勁大過於你能吃的大小,你是練不出東西的,因為你的身體受不了這麼大的力量,為了要平衡這力量,你必需加力,就用部分的肌肉,或頭或手,或胸,這樣子你就練不到了,因為一定吃不到腳底。
昨天在搬東西時,一開始用手抱著,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,後來我用了一台手拖車,變的輕鬆多了。我就想為什麼,一樣的人,一樣的東西,但是為什麼做的一樣的事卻是一個很省力,一個很費力? 或許會有人說,用車子一定省力,因為有輪子,但是我覺得那是見樹不見林,施力的人還是同一個人。
重點在施力方法不同。
抱著走,上半身用的勁大,下半身用的小,上半身拖著下半身跑,重心在上半身,在胸背,氣下不去。會累會喘,氣在胸,呼吸量變小,呼吸不到氧氣。
換個方法,拖車走或推車走,上半身不用拙力,人很自然的搭著車,重心在下半身,人會用腳來推,對方(拖車)用自己的力量在移動,但是是由我們主導其方向。(鄭曼青說化就像是用手拉著繩子走,道理是一樣的)
回到推手,抱著走,就是頂牛,而拖著走,就是太極,你要拖車轉左他就轉左,要他上就上,要他下就下,很輕巧不是嗎,其實我們日常都在用太極,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