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,練鶴拳時,都沒有辦法體會老師說的提氣運勁之法,
但是我從來沒有懷疑老師說的,憑著一股熱忱練下去

幾年下來,人也精壯了許多,
不過最近感覺很不一樣,因為老師說的運勁法,我終於用"身體"理解了他的原理,而不是用腦子去理解,身體懂了,腦子一定就懂了;反之則不見得。

古人的想法真是微妙,怎麼會用這麼巧妙的方法來運勁,將身體的結構力,還有筋,氣,肌肉加以統合運用,能發揮出如此巨大的能量,形之於外的,就是人說的柔行氣,剛落點,大圈至小圈,小圈至無圈。

一般人從外形去理解拳經拳論,其實是錯的,應該是由內在的感覺去理解,你看一下拳論說的,和自己的感覺是否一致,若不一致,就要想想,問問老師是不是自己打錯了,還是功力不到那裡,所以理解不清。拳經之所以是拳經,是一種經驗談,讓你不要走錯路,不是拿來練功的方法,是心法,一種哲學的思考,那個是結論,不是過程,而練功,過程才是重要的,只有自己走過,才知道為什麼人家會下這結論,只看結論定輸贏,那人都是輸的,因為人都會掛不是嗎!

最近有個鶴拳的老師傅和我們師兄弟說,"練到了,自然就會懂",和上面的論述是不謀而合的。

相信的力量,也是一種自我的修練,練拳是種放下的藝術,放下自我的主觀意識,以客觀的體會,驗証來學習,才能深入武術的精髓,就像有個嚮導帶你爬山,要最快的到山頂,最好的方式就是聽嚮導的指引,如果你邊走,邊和嚮導唱反調,這樣還不如你自己走,還快樂一些。有智慧的人,和有小聰明的人,最大的差別是,智者能放下自己,接納不同的聲音,不斷的進步下去,而小聰明的人,只是一直在原地玩小遊戲而已,是永遠走不出大格局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ssager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