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要從勁的源頭來講,勁有分很多種,以本質可分為明勁、暗勁(冷勁);以攻擊距離可分為長勁短勁、吋勁、釐勁。以攻擊方向可分為掤、履、擠、按。

以現行的學校體制來比喻,懂得掤、履、擠、按只能算是小學程度,能發出吋勁算是有國中、高中程度,發的出釐勁(暗勁)才能有大學程度,碩博士程度,指的是你可以活用招式於對敵之中。

而發勁指的是從不用力的狀態到把勁放出來的過程,發勁可以讓身體瞬間發出高於平常好幾倍的力量,不過很多人都會發勁,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,但是能鬆沉而靈活的發勁,太極要鍊到化發同步,發勁並非只是要發出很大的勁道,反而是要有靈活的身形配合,把勁發對點,從敵人最弱的地方(斷勁的地方)發入,方能得到最大的效用。除非你已練到身上無處不太極,不然還是要乘虛而入,才能得到最大的發勁效用。

說這麼多,和抖勁有什麼關系,抖勁的定義是說,發勁時,身體很鬆沉,勁由身上的鬆沉結構發出,外人看來身體和四肢在發勁的瞬間,會有抖震的樣子出現,如狗震身抖水,我們叫做抖勁。抖勁的好處在於,鬆,由鬆帶出的勁可以讓身體在發勁時,身體還是可以靈活的運用,移動,你不能預期一發中的,時時保持身體的重心,速度是非常重要的。再大的炮打不到人,也是白搭。

武術的精華也是在於身體能靈活的發勁,能收不能放,能放不能收,你的功夫都只能算是半調子,只能稱為練武者,不能成為武術家或武師。

所以最好的抖勁就是不抖,只要在發勁時,把身體放鬆,氣沉丹田,掤勁不丟,自然會抖,這才能算是有練入陰陽之中。人練武只是要回歸自然而已。

就像我師父常說的一句話,練到了,就要放下,鬆才能讓你發出最大的勁道。
抖勁的目的,是用抖震之力,突破對方的防守,也有加速攻防的作用。
我的虎尾二高祖師爺在教人三戰時,特別注重的,是身體的靈活,鬆沉,反而不是勁道穿不穿透。
打不到人的話,再大的勁道也是白搭。
攻不進中門,什麼勁也沒有作用。

法尚應捨,練到了,就放下吧!

20110121 陳俊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ssager111 的頭像
    passager111

    太極之路 Path to Taiji

    passager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