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太極拳中的剛、韌、柔、鬆

這幾個名詞常常在太極拳界裡是各說各話的東西, 甚至有些人還將他神話,其實一點也不神。但是他們都很有深度, 其中的差異在於神力無法解釋,而有深度的東西是有方法可以理解、 學習的,也就是人人都可能成為大師。

我喜歡定義名詞,也就是把一個東西說清楚,這樣子才不會練偏, 也才能清楚的辨別什麼是拳法的真假。

首先,鬆是一種狀態,一種自然的狀態, 當身體呈現一種重量分配均勻,肌肉放開的感覺,那就是鬆, 所以我們會說放鬆,把身體、心靈放開,才能鬆。
先從外在的鬆,到內在的鬆(肌肉,到內臟到意念的鬆開) 最高的境界是全體透空,無一著力點。

而柔是基於鬆進化出的一種特別的力量,就像是揉麵團一樣, 一開始是鬆散的麵粉,加了水,經過揉合,就成了帶有QQ的麵團, 這時,你要揉它時,就會有很均勻的阻力感,內在是彼此牽連的, 你給他的力量會被多方面的吸收,這也是柔的用意之一,一種多方向的牽扯力。

我們把力量分成剛力、柔力,而非鬆力,鬆必需練成柔, 才能用的上,真正的學問就在這裡,如果你不分鬆與柔, 就以為他們都一樣,那就完了,因為單純的鬆是無用的。 你應該聽過以柔克剛,而沒有聽過以鬆克剛,完全放鬆的狀態下, 是無法吸收,化解剛力的,因為剛力是種動態力,是種活力,所以你也必需用動態的鬆,也就是柔力去化解,所以我們練拳要一動無有不動,要靜中猶動,動猶靜。

鬆是練柔的方法之一,也是基礎功夫,鬆開身體是為了練出柔力, 所謂的鬆柔,講的是由鬆得柔的方法。但並非鬆就能柔, 如果只是單練鬆,是無法練出"剛柔並濟"的勁力。
上次有說到勁是一種慣性力,而柔勁是太極的精華, 即是精華就是最難練的東西,要做到內不動,外不發,由外鬆到內, 再由內發到外,這才會得到真正的柔勁。

身體的氣經過揉的過程,柔的密度越來越高,會轉變成另一個狀態, 韌,就像牛筋一樣,再繼續鍛練,就像鍊鐵一樣, 最後要把生鐵打成熟鐵,才能成為又柔韌又剛利的寶劍。
有了韌才做的到真正的運柔成剛,不然你的剛性不夠密集, 外剛而內空,沒有防御力,更沒有穿透力與破壞力。
 
有用過刀的人就知道要切肉要用一種挫力。也就是類似發勁方式的使力方式,刀不是斧頭,要用的時候,要用頓力,和抖勁是相同的原理,這種瞬間產生的巨大力道,會把碰觸到的肉類切開,因為肌肉組織是互相牽動的,所以你想要破壞他,就必需在瞬間產生一個超出肌肉牽動力的力量,如剁肉一般。
這樣的剁力,和結合韌力的勁力,其實是相似的東西,他們的原理是一樣的。
 
不過,這樣的力,其實很不好用,因為如果你真的練出來,那就只能小心,不要"不小心"把力貫進別人的身體裡,造成對方的內傷。因為在隨意間,舉手投足就會用出這種可怕的殺招。
 
這也是內勁最強的形式,一般稱為暗勁,或是冷勁,練到純熟,能貼著對方身體,就能發出這樣強大的破壞力,或有人稱為比寸勁更短的釐勁。
 
陳俊彥  2010. 10 .1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ssager1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